由于大同北部为鞑靼部所据,瓦剌部仍由甘肃入境,到明正统初年,瓦剌实现了对鞑靼部的兼并,将瓦剌、鞑靼两部统一起来。
这样,从明正统时期起,大同就成为蒙古使臣进贡的专用贡道。
而在这个时候开始,蒙古人就已经不能满足单纯的封贡获得的那点物资,他们对西面进行扩张,急需大明商品供应。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在贡市基础上,蒙古人瓦剌顺宁王脱欢派使臣阿都赤向大明请求,以私马求市,得到了英宗皇帝的同意。
于是,在贡市之外,大同的马市也应运而生,虽然最开始只是针对脱欢的私市,也就是蒙古的交易对象只有顺宁王脱欢,但很快其他蒙古部族也请求加入进来,最终形成了马市。
对于蒙古人能拿出来的交易商品,其实也只有战马才是大明急需的。
而实际上,因为朝廷开了互市这个口子,最大的管理麻烦就是在官市不开的时候,蒙古人就会和他们结识的大明商人私下里接触,进行背地里的交易。
而其中,许多违禁品就被悄悄输送进入大草原,而朝廷却无法有效实行监管。
不过双边关系时紧时松,自然也影响到边镇马市的运行。
从正统朝,到弘治朝,再到之后的嘉靖朝,明朝曾经三次开放边镇马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