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次加税也已经开始了,以后进入户部库房的银元会逐步增加也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大明朝廷能维持运转,甚至略有结余,多半还是铸造银币带来的。
大明北方,大明通宝已经在市面上被接受。
没说的,铜银合金,重量和品质都有保证。
商人们拿到银币后就融过,知道里面是按一定比例的白银和其他金属,虽然说起来有些吃亏,可做成银币流通确实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便利的一件事儿。
而且,铸造银币需要成本的,所以这点损耗商人们也乐意接受。
反正这种缩水的银子,缴朝廷的赋税人家都是按照通宝价值算,可不会按实际含银算,这就很公平了。
现在户部其实最头痛的还是银子不足。
虽然国库里面银子多,更别说还是天子私库和太仆寺常盈库打底,可大明民间对交易白银的流通需求量非常大,铸币厂连夜赶工都应付不过来。
想想,所有支出的银子,全部都换成银币发出去,不准再用银两,朝廷每年就要支出几百万两银子。
现在还只是有少量银子流向江南,那边的土豪更多,生意做得也更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