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69半路杀出个张翰 (5 / 11)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现在内阁次辅魏广德,头上不就带着吏部尚书的加衔。

        若是拖延了,万一宫里脑袋一抽,让魏广德兼了吏部的差事儿,那可就麻烦了。

        于是在宫里同意杨博致仕的第三日,内阁召集朝中四品以上及六科和都察院御史三十余位官员齐聚文昭阁内进行廷议。

        因为只是推举人选,所以魏广德只是在那里坐着,根本就用不到他发言。

        该拉拢的人都已经拉拢,到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列在支持朱衡的官员名单里呈送上去即可。

        因为朝中对此早有议论,所以很快就有人把朱衡和葛守礼的名字提了出来。

        这两人本来就是朝中为数不多有资格竞争吏部尚书之位的人,自然也没人反对,所以廷议中很轻易就成为候选人。

        整个明朝,廷议或者朝议是很普遍的,其中朝堂议事,说白了就是君王的日常早朝。

        明朝的廷议制度,其实是古代处理国家大事的最普遍最重要的方法,可以说廷议制度并非明朝独有,但明朝的廷议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那么明朝的廷议制度有何特点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