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那会儿优良的水稻亩产可达千斤,而现在大明南方的良田,水稻能亩产四百斤都是丰收年了,寻常不过二三百斤,这是多大的差距。
说到这里,魏广德又指指下面那两个花匠说道:“他们已经熟悉了御麦的种植,一旦这个新衙门建立,也要从西苑调入农植所当差,负责照顾御麦。
他们要担负起准备大批御麦种子的工作,待各地分所建成,就要及时把御麦种子送过去,还需要他们指导各地载重。”
魏广德可不会只在京城建一个种植基地,在他的考虑中,大明朝十三省都要建这样的种植基地,实验种植新作物,寻找种植技巧。
毕竟,植物的适应性很重要,南方的作物在北方就很难栽种,同理,北方的亦然。
御麦虽说在西苑种的极好,但是否真的能就此在其他地方推广,魏广德也不是很有信心。
他是知道的,后世玉米种子就要很多品种,复杂的很,反正他是不懂的。
每个地方都有适合的种子品种,要是拿错了,收成就会减少甚至绝少,所以他必须考虑到这些,避免官府推广下去,结果种不活,善政也就变成恶政,倒霉的是老百姓。
现在各地圈官田试种,成功了再推广,也可以利用官田预先准备好各地推广所需的种子。
慎重,朝廷制定政策首先是要慎重,不能拍脑壳就随便定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