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问题很多,但归根到底就是钱闹大,做什么事儿都要钱。
而且,因为各种潜规则的存在,十万两能解决的事儿,需要二三十万两银子才能勉强解决,即便是高拱,为了避免再出现隆庆元年那样的事儿,也不敢过于狠辣对付那些蛀虫。
虽然对于证据确凿的贪官污吏他下手依旧狠厉,可也不会对那些没有贪腐证据的官员太过严苛,现在更多的开始怀柔。
他也需要手下有一帮人帮忙说话,避免再被孤立。
“这次的锅,还得郭乾来背,若不是他的奏疏,直接把张守直、葛守礼这些人引出来,他们此前虽然不支持,可也没有公开上奏表示反对的。”
高拱又开口狠狠说道。
今日一早通政使司送来还在路上的兵部尚书郭乾的奏疏,是今天一切事件的根源,魏广德也没想到影响会如此巨大。
到下午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户部尚书张守直就公开上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样的情况下,内阁所有人都被架在了火上。
之前他们对外并没有说已经给大同去信,让王崇古和俺答汗接触,所以朝臣都以为内阁和皇帝那里都还没有作出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