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万历二年,因为钦天监的警告,所以朝廷一直对长江和黄河水情保持极为关注,要求地方上每月两报,担心出现大的灾情。
而此时淮安漕运衙门也已经上报,大量漕船已经汇聚到淮安一带,就等着黄河和运河解冻,就可以行船北上,把漕粮送到通州仓。
朝政运转也是井然有序,貌似又是一个平稳的年份。
不过此时大明内阁里,依旧保持着充分的警惕。
不是对钦天监预警可能的水患,而是从关内调拨到辽东钱粮,为营建宽甸六堡做准备。
同时辽东也开始调集工匠、民夫,准备建城的一应事物,按照李成梁的规划,一年时间完成墩堡外围,三年完成墩堡,五年完成整段长城的修建。
毫无疑问,在第一年里,也就是镇堡开工这段,是整个工程最为脆弱的时期。
大量工匠、民夫宿营于野外,没有城墙保护,只有建议的木栅栏构筑的营地防线。
之后建成墩堡,虽然不能做到全方位保护,至少明军有了防御依托,防线就好布置,工匠民夫也容易安置。
“按照张学颜所说,辽东将调数万民夫参与宽甸六堡兴建,李成梁也要督军两万参与保护,蓟镇军,是不是该启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