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20进城 (4 / 13)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日晷,又称日规,它也是我国古代测定太阳时的仪器,其实起源于圭表。

        日晷由一根表,也就是晷针和刻有时刻线的晷面组成。

        按照晷面安置的方向,可分为: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立晷、斜晷等。

        如把晷面制成半球形,晷针在球心,就是球面日晷。

        如果在晷面上按当地的地理纬度和节气刻制节气晷线,从表影的方向和尖端的

        位置可以测定节气的时刻,这是节气日晷。

        不过不管是土圭还是日晷,都要利用阳光才能测定时间,可到了晚上没有阳光,自然就没法用了。

        不过中国古人当然也不是对此毫无办法,于是他们发明出了漏壶。

        漏壶也叫水钟,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即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也就是受水型。

        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