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指标,成为后世衡量成就的标准。
首先说这三大标准中要求最低的“立言”,说白了就是得著书立说,作出一定的理论研究,如果入孔庙从祀,那必须对儒学思想有突出的贡献。
这一点,王阳明做到了。
他的心学理论,上承宋朝陆九渊,在程朱理学之外别开生面,是明代思想史中绕不过去的重要内容。
他广收弟子,即便在死后,其学术思想也能由他的弟子们继续发扬光大。
直到晚明,心学思想依然有不小的影响力。
虽然一直有人说王阳明的心学源自佛家,但究其根本,王阳明心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借鉴了一些佛家和道家思想,但其思想本质属于儒家思想。
再来说“立功”,王阳明的功劳,那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平定宁王叛乱。
在嘉靖朝时,王阳明甚至得封伯爵,而后继续发挥余热,总督两广,多次平定当地的叛乱。
而最后就是“立德”一项,如果按照“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的标准来衡量,似乎要求有点过高了,只有尧舜禹汤那种传说中的君主才能达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