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53西海 (2 / 12)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也因为早年被灭国的原因,东吁王朝对大明所谓的金字红牌不屑一顾。

        金字红牌是由明朝中前期,在云南外边政区实行信符与金字红牌制度,在边疆管理、护国捍边、调停和处置编内内部矛盾方面发挥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但是,明末统治者逐渐放松了这一制度的执行,乃至基本放弃信符与金字红牌制度在西南边疆的贯彻。

        缅甸看到明朝并没有出手拯救外边政区,于是借鉴明朝的金字红牌制度,采取拉拢周围的土司头领的做法。

        隆庆二年,木邦得不到明朝支持,在交通道路阻断,人民缺盐生活艰难的时刻,「后乏盐,求于瑞体,瑞体馈海盐五千登,益感缅甸而患中国,遂携金宝象马,诣瑞体致谢」。

        木邦缺盐,向缅甸莽瑞体求助,缅甸施与恩惠,木邦感念,与缅甸化敌为友,投靠缅甸,「瑞体见拔,欢甚,赠以宝带、缅铎、白象、姗锦、珍宝、香药甚多,退兵护之出孤,遂约为父子」。

        随后其他土司纷纷效仿,「潞江安抚使线贵闻拔邀缅惠不货,亦投瑞体」。

        六宣慰中除车里宣慰司虽然遭受缅甸侵扰,但依然坚定作为明朝的政区,其他木邦宣慰司、孟养宣慰司等投靠缅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逐渐疏离明朝走向独立。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中央朝廷居然也没得到云南方面的通报,没有采取切实措施维护五宣慰司的管控,任其疏离和脱离明朝。

        而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六宣慰司都向云南方面上报「地方平安无事」的奏报,让大明误以为西南安定。

        是的,虽然缅甸那边战火不断,但是各家除了一开始还向云南求救,但是见到大明并没有要干预的迹象,所以也都熄了找大明讲和的心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