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校尉左右押解一个战俘向前,战俘们步履维艰,若是以往早就被身后士卒一通推搡。
不过到了这里,自然没人会这么做,只管押着走就是了。
这些被带到京城来的,其实也算是命大。
要知道当初李成梁可是留下数百人以备献俘,不过一路行来,死了不少人,抵达京城的不过剩余百余人。
又从中挑选,最后就是这几十人得以入宫“送死”。
古往今来,每有大战,三军凯旋之时,多向君王敬献战俘,谓之“奏凯献俘”。
此古制可溯至周朝,《礼记·王制第五》有载:“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即周天子出征前,须祭天、祭地、告祖;得胜后,又将战俘送至学宫祭祀,以此振奋将士士气,并宣言君权神授等,可称“献俘礼”之滥觞。
及至明朝,献俘礼则甚为隆重,程序严谨,规模浩大。
《明史·礼志之军礼》有载:“凡亲征,师还,皇帝率诸将陈凯乐俘馘于庙南门外,社北门外。告祭庙社,行三献礼,同出师仪。祭毕,以俘馘付刑部,协律郎导乐以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