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考上进士的人,而且他除了待人接物能力强外,办差也是非常不错。
要知道,他当初殿试名次不高,翰林院没选上,但靠着清点家产送礼,最后把自己送进了户部,担任过主事。
不过户部主事这个官职,虽然说油水不少,可终归没有那些清知府强,所以他又用在户部积攒下的钱财换来了苏州知府的官职。
本来打算大干一场的,结果家里出事儿,只好回家丁忧守孝。
接下来半年时间,京城来了无数次,可一次也没有机会拿到吏部文书,他现在心里也是急啊。
本来以为当初自己在苏州干的那年政绩不错,当年考评还是天下第一,所以就以为很容易就能从吏部安排缺儿上任的。
不过现在看来,貌似这些虚名也没卵用,吏部那些人根本不管你考评如何,只看你能送什么。
可惜了,当初在苏州那么好的地方,先忙着捞政绩耽误了捞银子。
是的,明朝的官儿就是这样,又想要名声,也想要银子。
名声,是为了升迁,为了政绩,而银子是为了肥自家,这不冲突。
蔡国熙被授予南直隶苏州府知府,就躬行俭约,下禁约二十七章,采古今贤哲懿行数十事,为图于府治两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