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的形式和那会儿的情况是恰恰相反的局面,那就是运河已经无力保障大规模河运。
古语有言,“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
魏广德分析道,现在已经到了需要朝廷拿出勇气再次变革的时候了,而且此例应成为定制,不再废弃,已保在运河失修或水患阻断交通时,依旧有源源不断的漕粮抵京。
是想,若是连续两三年漕运断绝,京城粮食见底必然引发大乱,若是朝廷有海运抵京的漕粮,必然可以稳定住局势。
不过魏广德在奏疏里,依旧建议朝廷应该以河运为主,海运为辅的策略,不是他不知道未来的发展,而是为了减小阻力。
只有海运的航路成熟起来,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朝堂上那些大臣,特别是户部那些天天和数字打交道的官员就会发现,其实海运比河运更加经济,即便承受海运有失的风险,但综合来看依旧优势巨大。
写到后面,魏广德又把近十年运河因黄河侵扰导致漕粮漂没,漕军死伤惨重的数据写了上去。
反对海运者不是一直拿内河航运安全说事儿吗,魏广德就在奏疏里把漕运的风险也详细写出来,让人看后就能明白,其实河运和海运一样,都是有风险存在的。
“海道多潢,犹陆地多歧,海人行海,犹陆人行陆。傍潮而行,非横海而渡,今踏出海道,傍非若浮,沙疏土崩,决无常之可虑也。”
魏广德还特别注明,海运固然极险,但浙闽海船,向来以远航到海外贸易的事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