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合用刍饷各镇原自有屯田,一军之田足以赡一军之用,后屯粮不足加以民粮,民粮不足加以盐粮,盐粮不足加以京运馈饷,溢于常额而横费者,滋甚矣。
库府空而国计日绌,田野耗而民力不支,今日缺乏之故,供边之费固其大者。”
明朝执行的是军屯制度,一镇军屯足够养活一镇兵马,本不需要使用民粮和朝廷馈饷,不过那是明初时候的事儿了。
之后的正统年间发生“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北方边境压力陡增,朝廷开始增设边镇稳固边防,因为边镇兵力不足,于是开始募兵,其后因招募不足就开始从内地卫所抽调客兵。
大军云集之下,虽然边镇安全得到稳固,可军饷的开支也就大了,特别是客军调动所需银粮更多。
当然,军屯制度崩坏的事儿,魏广德没提,毕竟这事儿要是捅开了,那就是得罪全大明的勋贵武将,说不好还要丢掉小命。
但最起码,这样一说,隆庆皇帝也大概知道了为什么明初不费朝廷银粮到现在占据国用大半的原因。
“朕看了户部过往奏报,从前朝启用老库,到今日老库已经耗尽,全都是兵饷所致?”
隆庆皇帝问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兵饷居然需要这么多银子吗?
要知道,明朝建立以后一直到正德朝,朝廷收支至少还能做到勉强平衡,即便有亏空,第二、三年往往都能补上,就没有动用过老库的银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