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户籍就是四种职业身份,并且规定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要继承,不得更改。
他把人口按照职业进行划分,又不许人们改换身份,这相当于事先规定了每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比例关系。
明初用这样的方式当然是有好处的,可以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这对于一个新建立的王朝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朱元璋的设计有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各种职业身份的比例关系,在他刚设计的时候也许还能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他没法确保每一职业身份的人都是坚持下来,更没法确保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繁衍的速度是完全一样的。
时间稍长一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繁衍速度不一样,四种户籍的人口数量就会出现。
某类户籍的人口大量增加,而其他户籍人口变化不大,就会打破这种供需平衡。
再加上有不爱自己这一行的人,跑出去干别的了,而政府又没法长时间盯着每个人,必须按照规定的职业来干活,四种职业的比例关系就更有问题了。
这就使得明朝初年的类似后世的准计划经济,在运转了几十年后,就越来越维持不下去了。
虽然这些人口大多成为隐户,官府的户册上没有,看他们毕竟真实存在。
所以魏广德才在先前话语里,有意模糊户籍限制,就是不管是民户还是农户,亦或者匠户、灶户都可以进入矿山做工,获得报酬。
当然,实际上现在的民间,大多数人也已经不怎么关心户籍,除了科举等需要在官府报备的项目外,大家基本上都差不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