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口中的封舟级战舰,其实“封舟”并非这种战舰的明朝,而是册封的封字。
封舟是明朝派往琉球及其他藩国册封用的,用以显示国威。
据记载,封舟船长十五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舱,前后竖五掩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
这个数据换算下就是封舟长47米,宽12米,仓深16.5米,吃水4米,海面高度12.5米。
这个尺寸,只比几十年后西洋最大战舰英国“海上君主”号略小一点,但可认为是同一级别的战舰。
明朝出使的“封舟”其实就是大型福船,规模可观,做工精良,不过和西洋专门战船相比,火力上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毕竟,福船出现之初并非是专门的战舰,而其实是商船,虽进行改造,让其可成为战舰,但终究存在许多缺陷。
但不得不说,大明到这个时期,单以造船的吨位来说,技术实力并不比西方差。
而这批封舟,其实已经是俞大猷主持建造的第二批,第一批在年前因为曾一本部偷袭广州而大部被毁,那次战事也成为俞大猷战争生涯中最大的败笔。
“我不是担心打不过,曾一本部虽然很强大,可大型战船据查不过二十来艘,只是拓林港并不适合大型战舰游弋。”
俞大猷说出他心中的担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