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的将军炮,其实外形和后来西方传入的红夷大炮已经非常相似,只是体量上要差很多。
不知是材料还是工艺问题,还是匠人问题,明清时期虽然也铸造了许多大炮,可就是没有人去开发大口径大威力火炮。
而在几十年前,为了攻占君士坦丁堡,蒸蒸日上的奥斯曼帝国就寻找到匈牙利籍火炮设计师乌尔班,为其倾尽所有,打造了即便是在后世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火炮-乌尔班大炮,有时也被称作“土耳其巨炮”或“达达尼尔大炮”。
该炮长达17英尺(约合5.18米),重17吨,炮筒厚达8英寸(约20厘米,以便承受开炮时的巨大冲击力),口径则高达30英寸(约合762毫米),足以容纳一位成人,所用花岗岩炮弹重达1500磅(约680公斤),是那个时代威力最大的火器。
一炮轰出,真的是天翻地覆,地动山摇,再坚固的城墙在这种超大型火炮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炮弹所经之处,无不分崩离析。
就在刘显和俞大猷小声交谈的时候,站在他们后面的戚继光已经站了上来,给他们介绍起这种火炮。
虽然知道刘、俞二人对他抢功不满,可是面对这种新开发的火器,戚继光也不会藏私,而且这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藏的,匠人一看就能明白。
刘、俞二人自然也是见多识广的人,虽然不比专业人士,可凭借外观也能大概判断出这种武器的使用来。
现在的火器,确实太简单了些。
“正如刘都督所言,这炮正是我浙军中大量使用的虎蹲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