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文末什么请斩“世蕃首悬之藁竿以为人臣凶横不忠孝者之戒”的话,袁炜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要是一片弹劾奏疏就有这么大威力,严家早就被斗倒多年了。
不自觉,袁炜目光滑到最后两段,“其父嵩受国厚恩不思图报而溺爱恶子播弄利权,植党蔽贤黩货斁法,亦宜亟令休退以清政本。”
徐阶?
不知道为什么,袁炜忽然脑海中出现了徐阶的名字。
全文到此,终于图穷匕见,要严嵩致仕。
邹应龙为什么上此本,答案呼之欲出。
袁炜是最后一个进入内阁的阁臣,就算严嵩致仕,首辅之位也是徐阶的,他抢不到。
严嵩致仕对谁最有利?
当然是徐阶。
难怪这份奏疏会落到自己手上,这特么是徐阶安排的吧。
自己能想到,想来嘉靖皇帝看大这份奏疏,应该也能猜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