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书籍实在太过广博浩瀚,多找些人参与进来,也能更快的完成抄录工作。”
陈矩闻言眨眨眼,抄一部书,那不是还是只能珍藏在内廷?
其实像他们这样的太监,早年都是有过内书房经历的,自然知道书籍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书籍不能广为传播,还有什么用?
民间倒是有穷秀才会帮人抄书,可他们抄书的目的赚钱仅是次要的,主要还是为了练字。
参加科举考试,对写字的要求颇高,许多穷苦的读书人无钱购置笔墨,就往往会在书坊找一份抄书的活计。
通过抄书赚取笔墨费用,顺便还能赚点零花,最重要的是练字。
不过现在说话的是高忠,是他干爹,虽然陈矩觉得抄录一部《永乐大典》其实除了多一道保险外,并无太大实际作用,也人微言轻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内书房、翰林院、国子监.....”
嘉靖皇帝嘴里喃喃道。
是的,他心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