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对于发还的旨意也是要走流程的,和内阁一样,奏疏也是分轻重缓急。
紧急的文书都会特事特办,第一时间传递出去,不会耽误在自己手上,而对于普通的文书,特别是惯例类型的文书,只要不耽误事,往往也是能拖就拖。
差事,哪里是做的完的。
“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高仪,兵部尚书霍冀,刑部尚书毛恺,工部尚书朱衡,礼部左侍郎万世和,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吕调阳.刑部左侍郎洪朝选,右侍郎郑世威,工部左侍郎徐纲国子监祭酒王希烈,翰林院侍读学士诸大绶各以考察自陈,得旨令世威致仕,余俱供职如故。”
一份很平常的文书,是司礼监所作,按照隆庆皇帝看了六部主要官员自陈后做出的决定。
在魏广德快速浏览后,打算叫来中书舍人拿下去拟旨,这次得旨的人太多,魏广德可不想费气力做这个事儿,让内阁里的中书办最好。
都有固定范文,改了衙门和名字,通用的,直接发下去就好了。
不过刚张嘴,魏广德又闭上,重新审视这份公文,又看了看时间,果然出了瑕疵。
刑部左侍郎洪朝选已经被隆庆皇帝罢黜了,而这份公文上还令供职如故。
这就是时间上凑巧了,司礼监刚按照皇帝的意思草拟了这份文书,那边就把人罢免了。
提起朱笔在洪朝选名字旁边写上“罢黜”二字,再看看最后,隆庆皇帝让刑部右侍郎郑世威致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