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制定这一政策,当然主要是为了那些贡监生能顺利拿到举人名额,毕竟这些人大多都是皇帝身边亲信之人,他们因为一些功劳被赏赐,可以安排没有科举的家人直接入国子监从而绕过院试这一关。
成为监生后,自然还要想着继续获益,由此就有了皿字号有固定名额的政策。
而在这次南直隶乡试中,隆庆皇帝取消了皿字号特权,把中举的名额按照考生成绩分配,自然影响了国子监监生中举人数。
王希烈主考的此次乡试,监生中举者较往年大减超过七成,这引发南京国子监监生强烈不满。
在榜单揭晓后,考试官王希烈、孙铤等至国学谓文庙时,南京国子监监生下第者数百人喧哗噪于门外,同时对王希烈等考官口无遮拦的辱骂。
这件事,本质上其实是隆庆皇帝打破旧规,没有给予国子监考生录取优待而引发。
不过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只能把怨气发泄到考官们身上,以此发泄落榜后的戾气。
此事当日在南京城影响极大,即便有巡城御史等干预,监生们依旧聚团鼓噪多时方歇。
这么大的事儿,南京那边自然是上报到京城,看皇帝的意思。
其实,隆庆皇帝下旨,本意也是为了给朝廷录取优质人才才做出的这项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