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就是一切的始作俑者徐阶,外面都说老师欺负老实人,依仗皇帝信任在内阁斗徐阶,想要取而代之。
取代徐阶,他们这些人当然希望如此,只不过当下局面却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而在都察院里,御史齐康已经看穿了今日把戏,一切都是徐阶算计的,老师的清名就是被他算计没的。
盛怒之下,齐康翻出三月前徐陟弹劾徐阶的奏疏仔细观看一番后,心中就有了计较。
说起徐陟,虽然名声不显,可他的兄长却是大明朝堂上风云人物,当朝首辅徐阶。
徐陟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和次辅李春芳是同一科,而此时徐阶已经经历过被张總打压的阶段回到朝堂上。
可是徐阶并没有出手帮助弟弟留在京城为官,而是一直把他按在南京,或许是为了让他可以就近照顾家族的缘故。
但不管如何想,自感沾不到徐阶的光还要被打压在南京的徐陟来说,自是心中不服,于是终于在二月上奏疏弹劾兄长徐阶三件不法之事,即接受诡寄,侵吞土地,隐匿人口,家中田产足有二十万亩之多;纵容家中子弟、家奴横行乡里、为非作歹等等。
在奏疏被送入京城后本该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恰恰此时朝野注意力大多都在先帝梓宫、陵寝及几位皇后迁陵上,这份奏疏虽然没有被人隐瞒起来,但影响还是被人刻意缩小,更被说成是徐阶家事。
因家事引发徐陟不满徐阶的处理,进而以私废公,挟私报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