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96河道之争 (3 / 13)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嘉靖四十二年到四十四年,黄河连发洪水,导致河堤被毁,黄河有改道的风险。

        上个月,朝廷遣工科给事中何起鸣勘河回京,并据实奏报朝廷,“何起鸣自沛县回京时奏言:黄河故道难复,开新河费省,且可杜绝后患,宜用朱衡开新河之议。同时兼采潘季驯之言,不舍弃旧河。”

        何起鸣的奏报,其实是在朱衡和其治水副手潘季驯争论激化后的一个折中办法,即采用朱衡的观点开新河,希望一劳永逸解决黄河河道治理的问题,又不愿意得罪潘季驯,认为也应该修复黄河故道的河堤。

        何起鸣的奏疏,到目前为止还未得到宫里的批红,而是让再议。

        朱衡给魏广德下帖子,应该是想把在京师的江西老乡都叫上,为他站台,以壮声势。

        朱衡的面子,魏广德当然要给。

        实际上,若不是他有裕王府背景,以他五品官职,还未必能入朱大人的法眼。

        至于潘季驯那边,支持的力量也是不弱,多是浙江籍官员在力挺其主张。

        潘季驯,初字子良,又字惟良,后改字时良,号印川,湖州府乌程县人。

        嘉靖四十四年无疑是潘季驯步步高升的一年,年初接连升任大理寺右少卿、左少卿,至年底进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辅佐工部尚书朱衡治黄河,从此开始治河生涯。

        两人的观点不同,可以说根本就是背道而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