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我就说,应该以翰林和国子监为主,民间儒士只需要挑选几名参与抄录即可,也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病亡,影响大事。”
“嗯。”
徐阶点点头,算是认可杨博的话,不过对于此事当时的安排,可不是这么简单的。
抄录大典,看似只是抄书,实则是朝廷宣扬对文化教育重视的一种手段,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处理。
吸收民间儒士参与,其实也是为了向士林表现出朝廷的一种态度,对读书人友善之意。
魏广德送条陈的事儿办完,自然就要告辞离开,顺道就和杨博一起出了内阁往宫门那边去。
单独和杨博走在一起,自然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两人两三句寒暄后,魏广德就问起这次战事封赏之事。
“陛下已经下旨,让江东回兵部一起商议。”
对魏广德的好奇,杨博只以为是因为姜应熊也立功,魏广德担心朝廷薄了对马芳的封赏,所以浑不在意的答道。
“这次江总督亲帅大同军在长城沿线设伏,重创鞑子黄台吉部,我其实不担心马芳,毕竟都已经是总兵官了,再升还能到哪儿,难道因此就三公三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