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入读国子监,自然是允许的,他们满足生员入监的基本条件。
明代国子监学生主要分两类,分别是官生和民生。
官生是由皇帝指派的,不仅包括各级官员的子弟,还包括土司子弟、海外藩国派来的留学生。
而民生则是由地方官员保送的民间俊秀和会试落第之人。
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通称监生,其中官员子弟称为荫监,荫监可分为官生和恩生。
在以前的制度中,因父兄的功劳而被授予官职,称为任子之制。
明初沿袭这个制度,规定一品至七品的文官,可以让一个儿子承袭其俸禄,只不过到了现在,请荫的门槛提高,三品以上的京官才可以请荫。
至于恩生,那是皇帝有时候特旨降恩,让某些官员子弟进入国子监学习,不限官员品级。
所以,有时候圣旨对某些官员的赏赐中提道“荫一子”的话,其实就是属于恩生的范畴,毕竟在国子监毕业后是可以授予不入流官职的,可好歹也是个官。
与出身于官宦之家子弟不同,民生来自普通百姓家庭,又可分为贡监和举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