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到了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大肆营建北京城,还有数次北征导致朝廷背负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于是有聪明人想出了折色的方式发放俸禄,还有用诸如香料、象牙等海外珍品抵扣俸禄等方法,这些操作实际上就是变相压缩俸禄支出。
但是不管怎么变,以实物计量的方式都没有变,只是稍微变通一下。
军户的待遇,在开国之初是很好的,并不存在吃不饱饭的问题,待遇甚至超过民户。
只是在经过二百年天下承平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时过境迁自然就变得不一样了。
明朝的俸禄在这二百年时间里没有丝毫变化,开国给多少米粮,到现在还是给多少米粮。
若是一直以实物给付,军户的生活水平虽然不会提高,但至少不会倒退太多。
可是在俸禄折色这一政策下,士卒的俸禄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
到了现在,不说农户的收入,就是那些在城里务工的普通人,每年的收入在缴纳赋役后还能剩下三、四两银子。
而军户呢,不管是军饷还是补给的其他实物,不管是米粮还是棉花和铁料等,全都折色后全年收入也很难超过二两银子。
所以呢,在这年头当兵,还不如进城里卖把子力气赚得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