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66常盈库 (5 / 10)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弘治年间的统计,太仆寺掌握的养马人丁超过了六十八万,而田地则超过了十六万顷。

        由于中原王朝一直以来深受草原部落的侵扰,因此马政属军国大政,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朱元章就曾说过:“马政国之所重。”

        那么太仆寺作为专管马政的机构怎么会转变成财政管理机构,又是怎么变成明朝最有钱的一个部门的呢?

        明朝实行两都制,因此太仆寺也有两个,北京的太仆寺管理直隶、河南、山东等地的马政,南京太仆寺位于除州,管理南直隶的马政。

        按照制度,太仆寺就是一个专门为朝廷提供马匹的机构,实际上并不具备财政管理职能。

        只是大明南北各省养殖的马匹差距巨大,南方喂养出来的马匹并不适合作为战马,自然价值大降,实际上是亏本状态。

        由此,南方蓄养战马成了亏本生意,不止是马户,南京太仆寺也不愿意继续做下去,于是有了马匹折色,南京太仆寺不在提供马匹给朝廷,而是改为“马银”。

        这马银来源也是复杂,不仅有马匹折色,还有草料银、马场租金等等。

        而马银的数量,也从成化二年仅3万两,上升到正德八年时一年18万两,此后继续增加,到嘉靖七年达到一年36万两,而现在,据说嘉靖三十四年马银收入46万两白银。

        可以说,太仆寺常盈库已经是大明朝廷最后的准备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