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59人选 (2 / 11)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最后更新:2025/7/6 15:20:15
        不过在离开魏家的时候,耿安又是跪在魏广德跟前千恩万谢,还说只要魏广德去了钧州,耿安就会联系亲朋好友和地方望族联名给魏广德送万民伞。

        想想,如果真给钧州百姓除了徽王这一大害,送万民伞貌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虽然魏广德没有主政钧州,自然不存在为钧州一地百姓遮风挡雨。

        这些年来,官员离任,不管是致仕还是高升,百姓聚集相送倒是常有,但是送万民伞送牌匾的貌似还真没听到过了。

        魏广德想到这里不免有些心痒难耐,多有面子的事儿啊。

        所谓的万民伞,其实就是制作一把大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籍贯。

        万民伞在古代,地方官离任的时候,当地的士绅商贾都得表示一点挽留的意思,比较通行的方式是送“万民伞”,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当地人同时又有情有义。

        当然,这样的仪式发展到后期肯定也是要变质的。

        其实最初在中华大地上,对于离开的清官,百姓为了纪念他,往往是请当地名师题字,刻碑留念。

        但是发展到唐朝的时候,地方官为了虚荣和向上级表功,往往会逼迫地方士绅百姓为自己立功德碑,来提现自己爱民如子,造福一方百姓的政绩。

        事情发展到这里,完全变了味,让当时的唐朝政权不得不下旨昭告天下,禁止为官员刻碑留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