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城池面对倭寇附蚁攻城难以抵挡,败退的明军也可以依托地势蹭蹭抵抗,等待明军援兵。
说到底,他不认为几万人能抗住倭寇几十万人围攻。
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实击虚,倭寇不可能几十万大军一路攻来,肯定是要分兵的。
明军只能机动,其他方向勉力抵抗,集中优势兵力一路路击溃敌军。
只要一仗挡住倭寇进攻,后面就可以开始谈判,获取“中国地方”的控制权。
大明,要的其实是石见,而不是其他。
多获得一些土地,以后就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
而倭寇一旦不能快速击溃明军,自然知道他们无力将他们驱逐,也只能接受。
这是戚继光在收到锦衣卫情报后,和王锡爵密探后得出的结果,也是对大明最有利的结果。
只能说,大明现在的国情,实在是支持不起十万人以上的跨海远征,成本太大了。
明朝以前历代王朝,除开倾国之战,平时的战役都可以调动十数万到数十万规模的大战,而明朝在明初国力强盛时,还可以勉强凑集二三十万大军北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