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声也就不多说了,他知道自己这个侄儿虽然年幼,却经常有老成之见,让他在这里听着也行。大哥就是想让这孩子多些眼光见识,才允许他经常跑到自己家里来玩。
从牟平县来这莱阳县,路途可不近,对于一个六岁孩子来说着实是舟车劳顿,但他并不以为苦,反而享受在其中。
经常在外跑,眼光见识便远超同龄,马从义小小年龄已知民间疾苦,还略微知道目前胶东半岛的形势。
马声自己暂时还拿不定主意怎么面对宫大王,见有侄儿搅局,干脆就任由他,如果侄儿说错什么话,也可以说他六岁小孩不懂事,一笑而过,不至于得罪了宫大王。
马从义将手里的竹简放在地上,面对吴加亮:“这位叔叔,宫大王跑到莱阳来剿匪,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玄乎。小侄前几天还学了一个新词,叫做:贼喊捉贼。”
岳文轩心中暗笑:有趣了。
吴加亮啼笑皆非地看着眼前的孩子,小孩子说话就是霸气,马声刚才也客客气气的说“宫大王”,生怕得罪了人,但小孩子开口就把“贼”字直接嘣出嘴,根本不考虑得不得罪人的问题。
好在他并不是真正的宫大王的人,自然也不会为这个称呼与一个孩子生气。
吴加亮在跟随宋江之前,是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私塾先生,极擅长与小孩子打交道,而且一面对小孩子,就自然露出了教书先生的作派,脸带微笑,背诵道:“《世说新语·假谲》: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贼喊捉贼这个成语,就出自此篇。”
第83章神童马钰
马从义:“呀?叔叔虽然是个贼,但也读过书呢。”
马声听到吴加亮能将《世说新语》倒背如流,也惊了一惊:贼人中居然还有这等人物?随便说一个成语,就能背出相应典籍出处?俺可做不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