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莱二州的人自不必说,就连刚拿下不久的沂州和淮阳军,也有大量的书生们远道而来,参加考试。
岳文轩刚切过来,就看到了沂州颜氏的人。
这人之所以让岳文轩记住了,原因也很简单,北宋军刚打下沂州,颜氏的人就给宫二娘子送来了大量的铁、硫磺、硝石、木炭,说是感谢宫枢密“解放”沂州,能让颜氏回归大宋,送这些东西“充作军资”。
这么懂事的人,岳文轩当然也就记住了。
那送礼的家主当然不是参加考试的人,应试的应该是他的儿子,一个气质不错的年轻书生,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的模样,带着一股大世家子弟的沉稳感。
人群里还能看到马氏、纪氏、綦氏……
每次科举都有他们,他们家的年轻人就像用不完一样,不管你考什么,他们都能摸出一个主家或者分家的子弟来参加考试,考不考得中是一回事,但参不参加又是另一回事。
岳文轩的眼神刚刚在这群人身上转了一圈,就听到身边传来的个欣喜的声音:“官家,您醒了?”
岳文轩转头一看,是三十二公公。
这公公来来回回送了几次信后,留在了赵栻身边,充当“御前太监”,这人有个好处,赵栻发呆他就低调行事,绝不多问半句,像“官家为何会发呆”这种人人都很想知道的问题,三十二公公却仿佛从来没考虑过,压根不想知道,半句都不会问。
他只会在赵栻“醒过来的第一时间”凑上前来听候吩咐,贼有眼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