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七章 北伐壮志仓促起 (2 / 8)

作者:陈恶禅 最后更新:2025/7/1 13:22:52
        他的主要反对理由是宋国兵弱,防守有余,进取不足。而且出兵耗费巨大,国库有可能撑不住。

        此外,史浩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张浚希望中原豪杰群起响应纯粹是痴人说梦,中原绝对没有豪杰。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都能灭亡秦国,如果此时北人期待大宋兵马才能成事,那他们就根本不是豪杰了!

        对此,张浚用一句话就顶回去了。

        难道山东的魏胜、刘淮、辛弃疾等人不是北地豪杰吗?

        史浩被驳得哑口无言。

        虽然原本历史上张浚与史浩持续五日的大辩论被张浚一句话杀死比赛,但史浩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意见,坚决不同意此时北伐。

        以至于任张浚为江淮宣抚使的任命被史浩打回来两次,最后还是陈康伯出面来副署的。

        赵眘抚摸着两本奏疏,心中犹豫不定,不过片刻之后,就从书案的一角拿起另一封文书,仔细翻看起来。

        这封叶义问的遗书赵眘已经看了许多遍,对于其中内容,也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虽然两位江淮宣抚使都有欺瞒中枢的意味在其中,但是叶义问毕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倒也无可厚非。张浚都为叶义问求了情,因此其人的生荣死哀倒也没有任何意外。

        至于这封遗书的前半部分倒是老生常谈,唯独最后一条,显现出叶义问叶相公的真知灼见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