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如耶律兴哥那些投靠过来之人,这就属于少数了。刘淮对他们也有充足的尊重,让他们继续有契丹的风俗与姓名。
这已经算是一套标准的流程了,不仅仅是契丹人这般,一些女真人、奚人、渤海人、蒙兀人同样如此。
可所谓,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
大家都不是第一天出来混了,怎么可能不去迎合政治领袖的喜好呢?
如同阿典论将姓名改为典论一般,那些被刘淮优渥对待之人也纷纷改变姓名与习俗。
就比如耶律氏,纷纷拿出耶律阿保机的祖训来作挡箭牌,直接改姓成了刘。
刘淮瞬间多出一群本家。
待一两年头发长长之后,除了口音上略有差距,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哪个是汉人,哪个是契丹人了。
对此,萧琦也只能感叹,幸亏汉人百家姓中的萧氏源远流长,而且老祖宗有先见之明,没有抱着述律的姓氏不放,也算是免除一番尴尬。
当然,对于成为契丹人主心骨这件事,萧琦是打心眼里拒绝的。
败军之将,正是该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怎么能当出头鸟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