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晦的意思很简单,他虽然觉得靖难大军战力还算可以,处事也公道。但宋国重文轻武,当将军哪有当士大夫滋润?这也就是天下大乱,否则陈如晦一个地主豪强能捞到主簿之位就顶天了,哪里能当上知县?
对此结果,刘淮虽然有心理预期,却还是有些失望的。
这种豪强之家即便愿意从军,那也是就近行事。到时候有宗族乡党的助力,无论做什么都是事半功倍。
就如同靖难大军的根子在山东一样,陈如晦的根子也在东关。难道让他见到刘淮的第一面,就抛家舍业,生死相随吗?不可能的。
他是刘淮,不是刘备,更不是刘邦!
哪怕这两个魅魔,也有三顾茅庐与韩信夜奔的经历。
虎躯一震,纳头便拜终究只是评书话本中的故事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割舍之事,根本不可能一句话之内就让对方誓死相随。
但反过来说,那些为了大义,为了理想而放弃一切之人才是最值得尊重,值得传唱的。
回到眼下,刘淮也只是暗自感叹,山东群豪之所以追随他,是因为他有恩德加于山东。而两淮豪杰不愿意誓死相从也是因为对两淮没有恩德。
不过来日方长,天下英雄又不是瞎子,总会看到究竟是谁在担当天下重任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