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八章 濡须口畔分兵急 (1 / 4)

作者:陈恶禅 最后更新:2025/7/1 13:22:52
        第四十八章濡须口畔分兵急

        一行人火速赶到东采石渡口时,却发现李道已经到了江心洲开始指挥水军,几人无奈,只能通过浮桥来到江心洲上。

        被军官领着抵达江心洲最西端大营后,刘淮与虞允文复又登上了土山,并在此处见到了气急败坏的李道。

        “孟佛陀,你是干什么吃的?裕溪镇竟然如此快就丢了?!”

        跪倒在地的是一名头发胡须被火燎没一半的虬髯大汉,闻言满脸惭愧,却是强自抗辩:“将军,我没有办法,金军实在是太多了,最起码有六千甲骑来攻,我们只有不到一千人,根本无法抵挡,只能先行撤退。”

        副统制杨钦更是愤怒,直接上前,一脚将孟佛陀踹翻在地:“所以,你就将我军在江北唯一的立足之地让出来了,他娘的,那里不是什么小河沟子,那里是裕溪口!”

        李道等人当然有理由愤怒,因为裕溪口与北边的东关属于一体两面的防御模式,即便此时东关已经丢了,裕溪镇作为把守裕溪水汇入长江之处,还是十分险要的。

        至于如何险要,就不说三面环水,一面临大江的地形,就说一点,裕溪水的古称唤作濡须水,现在裕溪水入江的地方曾经被唤作濡须口。

        仅在三国时期,魏吴濡须之战就打过四次,什么张辽、曹仁、曹休、甘宁、吕蒙、蒋钦、周泰、朱桓等等闻名的三国大将,都在这一片地域奋战过。

        在第一次濡须之战时,曹操见到东吴军队整齐,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琮猪犬尔。”

        有这么多次大战,足以说明裕溪口的重要性了。

        事实上,对于南朝来说,淮西的防御底线差不多就是合肥—东关—裕溪口这一带,因为北朝水军想要入大江,一般都得走这条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