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六章 官家宰相有思量 (1 / 5)

作者:陈恶禅 最后更新:2025/7/1 13:22:52
        第五十六章官家宰相有思量

        虞允文脸色稍稍好转,对刘淮说道:“刘大郎,你应该知道朝中是什么意思吧。”

        刘淮复又饮了一口茶汤笑道:“这是正经旨意,由中书舍人制词、书行,又有给事中书读,还有宰执副署,说明宫中朝中的意见已经一致了,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宋朝皇帝下旨也不是批个条子就成的,也是需要走程序。

        简单来说,需要中书舍人来起草旨意,再由给事中审核,然后再由宰相署名。如果事情复杂,还得需要台谏弹劾。

        在整个流程中,各个环节都对军中的权利构成制度性的监督与制衡。

        当然,这只是对于一般皇帝来说,赵构与秦桧那可不是一般的王八蛋,他们破坏的政治规矩多了去了,自然也不会少这一项。

        赵构如果绕过中书舍人、给事中、宰相直接下诏,那也是可以的,一般叫手诏、内批。这种旨意没有合法性,遇见刚强之人直接顶回去也屡见不鲜。

        但面前这封旨意则是走完了全套流程,只能说明无论是赵构还是此时的右相陈康伯都希望靖难大军去临安接受封赏。

        关键就在于,去临安接受封赏只是表面意思,在场的都是人精,如何不晓得只要去了临安,靖难大军就别想回来了。

        这倒不是宋国朝廷想玩什么‘明日校场发赏,不用着甲’之类的套路,而是宋国朝廷急需安全感,急需一支靠谱的军队前去拱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