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金国官府……以他们可悲的基层统治力,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一块叉烧!
这还是金国中期情况,经过蒙元的大恩大德之后,明朝初年朱元璋用了大半辈子都没有完全扭转北地的文教局面,到了晚年还哀叹中原北地遍地腥臊,依旧是胡风鼎盛。
刘淮其实早就想通过各种办法来提高治下百姓的识字率了。
一方面要建立私塾,让教书先生给小孩教书。这件事单靠民间自发其实很艰难,因为这年头底层百姓很难脱产,教书先生也是人,也要吃饭,靠一点束脩可喂不饱肚子。
这时候就需要官府、宗族乃至于地主豪强出面,来维持私塾运转。
至于成年人教育,刘淮一开始想要创办夜校之类的教育机构,然而真正前期准备的时候才发现,夜校能组织起来的前提是本身就有大量成年人聚集。
后世工厂会天然具备这个条件。
但现今不成。
农业社会制约人口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单位面积的土地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让干了一天农活的农民在晚上跑到县城来学习识字,简直是折腾人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