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淮手中佩刀向下一指:“如果说攻打邳州,还可以占着个水运便宜,那南下参战就是困难重重了。
首先是路线,绝对不能走淮阴淮安的烂泥岔子,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宋国朝廷不会放一个屁的。
而在泗水通道被金国占据的情况下,我军只有一条路线。”
说着,刘淮用佩刀在地图右半侧画出一条弧线:“从海路运兵南下。恰好,我军缴获了许多船只,堪用的海船有二百艘,很难在海上作战,只能作为运兵船而已,足以转运七千兵马。”
场中瞬间响起一阵嗡嗡的交头接耳声,而陆游最先反应了过来,起身大声说道:“如此说来,大郎你是赞同南下助宋了?”
刘淮摇头,却复又点头:“是也不是。”
“无论忠义军还是东平军,最底层的军卒几乎都是山东人,他们在山东两路分了田产,家就在山东。若是弃了山东,全军而下,就算有十万大军,那也是毫无战力,一触即溃的。”
“也因此,山东的海州、莒州、沂州、密州绝对不能弃,不止不能弃,而且必须得好好建设,冬日的水利疏通,田地开垦,来年的春耕也万万不能落下。”
“只有山东维持住,南下的兵马才能维持士气。”
这也是这几日讨论最多的事情了。
如今刘淮算是定了个调,那就是忠义军绝对不可能放弃山东,要以山东为基业来做大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