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杀光定远陈氏男丁,就是这个道理。
一开始,虞允文还觉得只有辛弃疾杀心太重,将他调了回来。然而没想到主事的陆游同样性情酷烈,直接开始召开公审大会,由那些淮西兵带头,开始对各地的地主豪强乃至于小吏官员开始控诉。
陆游也不含糊,证据确凿后直接杀人,根本不管刑上不上士大夫,知县都他妈杀了两个了。
可偏偏这些官吏现在还活着的,要么投降过金人,要么就是临阵脱逃,丧师辱国,现在还在战时,陆游以镇江府参谋军事的身份临阵处置了,倒也是合情合理。
在陆游的带头之下,靖难大军各个统制官也有样学样。
而随之带来的一个结果是,靖难大军的兵力迅速膨胀了起来。
许多还有些志气的两淮士人与官兵都想要加入靖难大军,以期望建功立业,以成不世之功。
而许多没有尺寸立足之地的百姓,听说山东有类似均田授田的制度后,也想要拖家带口的跟着靖难大军回到山东。
根据之前刘淮与虞允文的商议,靖难大军的定额有两万人,却一直没有补充完全,此时刚好遴选扩充兵马,以应对接下来回到山东时的大战。
陆游虽然觉得自己做的没什么错处,然而却架不住靖难大军所过之处,地主豪强哀鸿遍野,不少手眼通天之人甚至将“冤情”递到了朝廷中枢。
虞允文也有些吃不住劲,干脆借着献俘封赏的名义,将靖难大军的所有管事的全都叫了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