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更轻一死报公孙
所谓路线之争才是最残酷的。
因为路线许多时候并不是以对错之分,而是为了选择未来的道路起的分歧。
可是没有人是未卜先知的,这道路到底哪一条是正确的,也没人知道。当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才是正确的,自己才占据道德的制高点,自己才是能将所有人救出火坑之人时,双方很难妥协。
刘淮此次回来,即便知道事情紧急,却也没有挨个去说服所有人,而是与魏胜通了个气之后,大略说出了接下来的计划。
首先,若是山东兵马一定要南下,不可能走海州南部的烂泥岔子,肯定要如金国水军那般渡船南下,所以,无论如何,都得剿灭金国水军残部,既是为了扫清山东东路的金军,也是为了夺取海船。
其次,家在南方的将士想要回家保卫,但家在山东的将士也不可能将放弃故乡,所以,即便是忠义军要南下,肯定是要留守一部的。
不说能继续开疆拓土,最起码已经开始丈量土地,清查田亩,疏浚沟渠,兴修水利的工作不能落下,尤其这年头的战争打起来就是一年半载,若是耽搁春耕,来年山东还不闹饥荒了?
也因此,魏胜需要甄别出绝不愿意南下助宋之人,将其留在山东作留守。那些模棱两可与坚决要助宋之人,可能就得需要南下,在两淮与金军大战一场。
到最后,见魏胜确实忧虑局势,刘淮也只能劝慰:说不定宋国能顶住呢?说不定宋国的豪杰能聚集起来,将完颜亮围杀掉,就不用山东义军出手了呢?
魏胜也知道,这是刘淮在安慰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