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田地,没了青壮,春耕秋收都没了着落,粮食自然也不会再有。这种恶景,在整个中原河北已经持续五六年了。
而如今的山东两路,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人作了贼!也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人成枯骨了!
与这些人间惨事相比,大伊镇上发生的事,在李秀看来,根本就算个屁。
然而当李秀看到市场最北侧那一片高台之后,却还是愕然。
这个高台大约是以前大宗扑卖的场所,有半人多高,百步长,三十余步宽。
此时台上的边沿站着几名披坚持锐的甲士,而靠内侧则是有几张桌椅,主位空着,侧位有一名中年文士正在数摞文书中翻找着什么。
而第一时间吸引李秀目光的,除了在风中招展的四面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认旗,就是在高台正中央站立的高大青年男子了。
“打了一天交道,你们都识得我刘淮刘大郎,我就不废话了。”
刘淮站在台上,借着晨光同样翻看着手中文书,扯着有些嘶哑的声音来言:“邓铜盆来了吗?邓大郎在哪里,应个声!”
“来了!俺来了!”
一名头戴白巾的中年男子拄着拐棍,一瘸一拐的挤开人群,来到高台前,抬起头,目光祈求的望着刘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