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上朗安的声音在车厢内响起,带着一丝难掩的愧疚:“鸣哥,对不起。”
杨鸣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上扬:“有什么好对不起的?”
“我之前……以为你真要让狄明去自首。我不该怀疑你的决定。”
“如果只是进去几年,”杨鸣望向窗外,“也许我真会让他去自首。出来后,至少能堂堂正正做人。”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斟酌接下来的话:“我们这种人,最忌讳和执法队走得太近。道不同,终究不能相为谋。”
这番话表面上是对朗安说的,实则更像是一种自我提醒。
杨鸣清楚,任杰让他交出狄明的要求,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不可能的交易。
不仅是因为狄明曾多次在关键时刻帮他化险为夷,更重要的是那个“大清洗”的夜晚,当所有人都在观望时,狄明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他这边。
如果他真的把狄明交出去,其他兄弟会怎么看?
还会有谁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与张志强有何区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