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误用了其他“青蒿”,自然也就无法发挥药效。
再加上唐代的《千金方》等典籍,更推崇用常山来治疗疟疾;
因其催吐效果明显——实为毒性反应——被认为“排毒有效”。
相比之下,青蒿汁没有剧烈的反应,反被质疑“药力不足”。
如此,青蒿疗法的推广,自然变得极其困难。
幸运的是,有屠呦呦女士的卓越成就作为指引,黄举天知道怎样处理黄花蒿。
“关键在于低温。”
因地制宜,他选择了冰凉的井水。
“将新鲜的黄花蒿叶捣碎,用冷水浸泡半日;再用纱布绞汁,患者直接服用汁液。”
李老仆尚不知晓,仅凭这句话,黄举天便将岭南治瘴大计,推向了新的高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