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舆论的爆发,无论朝中御史,还是民间士林,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矛头,对准德不配位的宰相与名不副实的状元。
有他们在前方吸引火力,名字写在金榜底部的邱慕阳,无疑不会受到太多关注;
使得仇家人打破长期以来,科举取仕对宦官集团的封锁,进而成功在外朝崭露头角。
“我能想到的,李德裕亦能想到。”
这位大唐的宰相绝不会坐视不理,任凭局势恶化。
尽管仇士良攻势猛烈,撼动了李德裕在文官集团中的信誉,但尚不能摧毁他的执政根基。
只需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书信往来,向关键人物阐明背后的复杂情由,他便有望重新稳固自己的地位。
同时,为洗清自身嫌疑,证明自己绝非幕后推手,力捧一个盐商之子登上状元之位,李德裕必须亲手铲除黄举天。
“于是,第二封任命状应运而生。”
黄举天将其展开,目光落在左下角空白处,那里同时加盖了门下省与中书省的官印。
从程序上看,这似乎是一封合法合规的文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