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将领在抗倭战争中,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战场上瞬息万变,而战争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战场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春秋战国的时候,双方都是约定地点拉开阵仗对决的。
这个时代的战争,敌人会从多点突破,比如俺答入寇京师的时候,自己亲自带领土默特部精锐,又让儿子领兵佯攻,同时还在河套和蒙东地区也发动进攻,整个大明北疆都联动了起来。
东南抗倭战争也是同样的,倭寇不会老老实实在明军设伏的地点登陆,大明军队有时候需要转进多日才能打上一场仗。
这样的情况下,武将个人的勇猛都已经排到了次要的位置,甚至武将临阵指挥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将领的工作,从具体的战场作战,变成了研判战略和训练军队上。
戚继光就是最早意识到这点的大明将领,他编写的《纪效新书》就是一部有关训练军队和建设基层军事组织的书。
戚继光对此的理解,就是“军令”。
他给苏泽的信中总结道:
“士卒不肄艺而驱之赴阵,是谓虐卒!虐卒者必致败亡,上负国恩,下戕黎庶,岂不哀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