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6章 《请废匠灶乐诸籍疏》 (4 / 13)

作者:肥鸟先行 最后更新:2025/7/16 19:49:58
        李春芳捏着额头,他的想法和杨思忠一样,为什么偏偏扯上灶籍?

        作为内阁首辅,李春芳的看法要比杨思忠更全面,灶籍的问题不是看起来这么简单。

        国初立国到今日,灶户的在籍人数增加了,盐场也增加了,可盐产量下降,可不是一个户籍制度的问题。

        制盐是需要成本的,也就是所谓的工本。

        比如煮盐需要燃料,灶户需要的口粮,这些都是维持盐所运行的必要成本。

        而朱元璋采用了“宝钞”向盐户发放工本。

        在洪武朝和永乐朝,这样做倒是没太大的问题。

        可到了今天,地方上还用“宝钞”向盐户发放工本,那实在有些太不做人了。

        这样的结果下,盐户将盐拿出去贩卖,这就是正常行为了。

        在嘉靖朝初年,市面上流通的盐已经过半是私盐了。

        如果是这样也就算了,但是很多皇帝又喜欢给亲戚和亲信太监赏赐大额盐引,这些大额盐引又加剧了盐业的供需失衡,很多有引的盐商也拿不到盐,有的盐场开出的盐引按照产量算,都要到五十年后才能拿到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