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朱翊钧,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还是认真读书的皇太子。
接触下来,苏泽倒是觉得朱翊钧的本性不坏。
就是读书人家的孩子,六岁也还在开蒙,十岁才开始学习儒家典籍。
朱翊钧又不用科举,四书五经的学习已经开始了,而且学的还很刻苦。
明明是按照有为军主的模式教育出来的储君,等到朱翊钧亲政的时候,却发现整个官僚系统积重难返,任何变革都面临巨大的阻力,言官们还动不动用小事来恶心你一下,这让谁能受得了。
无论是出于什么心理,朱翊钧上书请求讲学,这是皇太子作为储君的一次政治尝试,就被外朝一顿披头盖脸的骂了过来,还要惩办朱翊钧的身边人。
在苏泽看来,这无疑是整个官僚体系的虚伪性在作怪。
一方面对皇帝有不切实际的需求,要求皇帝都是圣君明君,可真的培养出了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皇帝稍微进行改革触碰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又用什么“祖宗之法”、“与民争利”作为口号,反过来压制皇帝的政令。
大概只有明光宗这样的傀儡皇帝,事事都听从官员的,在位才一个月的皇帝,才会被官员们不停地怀念。
掌握最高权力的要么是什么都不懂的傀儡,要么就是不敢触动利益集团的裱糊匠,大明才这样一步步衰落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