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78 从南京到南都 (5 / 6)

作者:马克坚挺 最后更新:2025/9/24 10:09:56
        大学城正在修建,估计还有一个月时间就能交付使用,科大、医科大、师大暑假前搬迁过来。各校已经有人在做前期工作。新建的五所大学已经建好,工业大学与财经大学已经准备招生了。铁道大学与石油大学可能要等过年前才能搬来,因为实验基地还没修建好。大妈的那个大学,修在另一个大学区,暂时只有一所大学。

        南都与丰收城之间的铁道全部是复线的。因此搬迁很方便。

        所有的建筑都是两层,按新的建筑标准修建,娟姑姑说公子把建筑大学率先建在这儿是个好设想。

        娟姑姑问公子,霞妹在城南山头弄了个禁区,有士兵站岗,什么人也不准靠近。陈镝便让娟姑姑别问,也不要跟其他人说起,是一个军事禁区。

        晚餐是南都市政府招待。跟潘汉杰他们喝了个天昏地暗。喝得娟姑姑三次叫停才收场。雨雨这边安定后很轻闲,就代翅翅成立了《南都日报》社,把《滨海日报》的班子全部接受,另添加了三十名师大新闻专业实习生。

        娟姑姑看陈镝空闲,就说带公子去看一个人。结果是一个堂姑,娟姑姑喊堂姐。在老家,因为跟兄弟为分家闹了不愉快,带着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和十个孙辈从老家过来了,找到权涛与娟姑姑,娟姑姑把他们安置到当时滨海市的郊区,划了一片土地给他们,经过几年打理,已经建成了一个大型水稻生产农场。娟姑姑过来后,去过几回。今天娟姑姑休息,就带陈镝过来了。

        陈镝问娟姑姑带他过来,是不是想家里也办个农场?就在堂姑家农场附近。

        娟姑姑就笑了,真的什么也瞒不了公子。她说,家里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如果对农业生产完全陌生不行,一定要在小时候培养他们的兴趣,至少要了解一下作物的生长。

        陈镝夸奖这想法蛮好,也是一种不忘本。但我们家里没人打理呀。

        娟姑姑说,土地她已经置好,用的媚姑姑打来的嫁妆费。打理呢,就让堂姐家兼管一下。反正是机械化生产,也不用多少人工。如果公子答应,她就开始实施这个计划。将来周末也可以当度假区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