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火星的会合周期约为780天。循环器的轨道应为椭圆轨道,其近点接近地球轨道,远点接近火星轨道,周期与会合周期成比例关系。
循环器的轨道周期(T)需满足(k\cdotT\approxm\cdotS),其中(k)和(m)为整数,(S)为会合周期。
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轨道半长轴(a)可由(T=2\pi\sqrt{a^3/\mu})确定,其中(\mu)为太阳引力常数。轨道的偏心率(e)需确保近点和远点分别接近地球和火星的轨道半径。
例如,若循环器周期(T\approx1.5)年,则半长轴(a\approx1.31)天文单位,偏心率(e)可通过近点(1AU)和远点(1.524AU)计算。然而,实际轨迹需考虑行星的运动,需通过摄动理论或数值积分优化。”
“诺维奇的工作表明,行星飞越可改变航天器速度,节省推进剂。循环器在接近地球或火星时,利用引力辅助调整轨道方向和速度,确保下一次会合。
当前计算能力限制了复杂轨迹的精确模拟。和教授沟通过,他的建议是未来使用数值积分方法,结合更精确的行星位置数据,优化循环器轨迹。”
“循环器作为一个大型航天器,需配备生命支持系统和辐射防护。每次会合时,‘出租车’航天器将宇航员和货物运送到循环器,类似阿波罗任务中的指令舱与登月舱分离。循环器无需频繁发射,降低成本,同时支持长期火星探索”
从8月份开始,奥尔德林连续一周,不断收到署名为奥尔德林的手稿。
这些手稿非常丰富。
不仅仅是奥尔德林循环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