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这考试本身就是一个选拔性质的考试。
我们都很清楚,如果是做数学研究的话,天才分两种,一种像Yau这种,靠暴力计算的天才,另外一种就是有着敏锐数学直觉的天才。
我这套考试,不就是选择这两种天才吗。”
林燃接到徐贤电话的时候说道。
他知道徐贤是知乎博主,也知道林燃数学班的招生考试肯定会被学生们大肆宣传,所以也希望借着徐贤之口对外做一个小小的解释。
数学直觉、掌握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方法的严谨程度,这些都是成为数学家的共性,但大家的能力值会有偏差。
丘成桐就属于年轻时候特别勤奋,和有的数学家靠读论文时候的灵感一闪比起来,他更喜欢用大量的证明和计算来硬生生找出一条路来。
更准确来说,这帮老一辈的东亚数学家基本上都是这个风格,丘成桐、陈省身、小平邦彦和广中平佑,大家拼的是内功。
作为数学系在读博士,徐贤很容易就明白了林燃的意思:“问题是300道题,无论如何他们也做不完呀,再迭加一个随即特殊题机制。”
林燃轻声道:“我在开学演讲的时候不都讲过了吗?向前走别回头。
直接从第一题开始,一道接一道推过去,这样的话,其实那些特殊题被我按照从易到难分布其中,如果他们足够有智慧,自然能够联想起我这句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