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燃接着说道:
“其实10米误差对定位影响还是很大。
因为你们的接收器需要4颗卫星解算位置,如果轨道误差累积,几何稀释会放大误差到50米。
最好还是把轨道精度提到5米。”
理查德·克肖纳问道:“教授,所以我们需要怎么做?”
“5米需要更精确的模型,包括太阳辐射压和月球引力。地面站得增加激光测距设备,实时跟踪卫星位置。”林燃说。
“激光测距?那得建全球网络,成本飙升。原型卫星用得上这么复杂吗?”理查德·克肖纳问。
不全球测距,怎么打造全球网络,怎么把卫星数量给堆上去呢?
林燃说:“克肖纳,原型卫星是技术验证,必须达到5米轨道精度。
我们先用Transit的地面站升级激光设备,验证可行性,再做全球部署。
对了,信号中还可以嵌入轨道数据!接收器直接用卫星广播的星历表,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